欢迎您的光临! 今天是
详细信息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从“学徒”到“师傅” 园区经验的“打包输出”

【发布日期:2012-04-12 阅读次数:3157次】

   将园区的成功经验分享出去,是中新双方一直以来的希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就早已闻名遐迩,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但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并不能真正汲取到园区经验的精髓。

新加坡国官员也曾多次强调,“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就是新加坡的经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在于引进多少项目,而在于能否把新加坡积累的社会公共管理经验、经济管理经验通过园区的建设介绍给中国。”

整体开发,理念先行 输出国企“软实力”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十八年,国资国企始终扮演着开路先锋和主力军的角色,发挥着“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中流砥柱作用。作为政府掌控的国有资源、开发抓手和融资平台,园区国企始终站在开发建设的最前沿,发挥着示范、引领、骨干、支撑等作用,培育了一批国企品牌。如今,他们同样又是园区模式输出的领头羊。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开发主体,即中新集团(CSSD),经过18年的历练,形成了一套以规划先行、全球招商、中新品牌、软件转移等为独特核心竞争力,以土地一级开发为龙头,带动房产开发、市政公用和多元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开发机制。正是借鉴这样的开发机制,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霍尔果斯产业园分别成立了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开发有限公司(CSSTD)以及霍尔果斯苏新置业有限公司,同时,包括中新集团、建屋集团、邻里中心等园区国企陆续在域外项目中设立了子公司或分公司,承担起了标准厂房、邻里中心、商住小区等多个重要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任务,实现园区经验的整体“打包输出”。

但与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走出去”战略不同的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模式输出主要是以输出先进开发经验和理念为主,这种特殊的“走出去”方式不仅是要为区域带去资金等发展动力,更要让区域经济产生自身的造血功能。国资国企代表着园区发展经验的精髓,他们带去了园区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机制。

诚如几年前,原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视察苏宿工业园后所指出:“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带来了资金,带来了项目,也把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理念带过来了……从苏州派出了30多人到这边工作,比给你们几千万都强,比给你们几个项目都难得多……”

在建设过程中,“规划先行”、“亲商服务”等具有“园区特色”的理念,贯穿始终,让投资商看到了域外合作项目与园区几乎一样的开发管理理念以及招商服务,仿佛看到了苏州工业园区在苏北大地的“异地再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赴苏宿园区投资落户,为项目后续的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也成为打动投资商的关键因素。

优势互补,突破瓶颈 寻找园区发展新空间

一个健康、开放的市场,不会受限于区域边界。苏州工业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功使新加坡的成功发展轨迹不仅在园区渗透、延伸,还借助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平台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示范性效应。曾经虚心学习的“学徒”,如今也成为许多渴望发展的城市和地区,争相学习的“师傅”。

因此,园区也有了更多选择合作区域的“筹码”,寻找具有交通、环境、人才、政策等叠加优势,商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唐研哲便是在这众多的城市和地区里淘到了滁州这块“宝地”。

和唐研哲的交谈不时被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和人来人往打断。“7点45分的火车,估计9点就能到了。”“对,投资商可以跟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现场环境。”

作为中新集团苏滁现代产业园的项目负责人,唐研哲最近的生活节奏愈发明快,时不时地往返于连接苏滁两地的火车上,“火车1个多小时,开车两三个小时,是期望转型的客商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交通优势很明显。”

当然,选择滁州还有很多原因,“和苏宿工业园等政府主导的项目不同,苏滁现代产业园考虑得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在走出去寻求更多发展机会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地认识市场,认识自我。我们没有一味地寻求与大中城市的合作,因为这些城市具有发达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发展条件,很容易束缚园区施展拳脚的空间。反倒是在三线城市,我们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发展机会。”

唐研哲告诉记者,CSSD想要扮演的是“城市综合发展商”的角色,将园区“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理念一以贯之,并从基础设施、商业配套、服务理念上,全套输出园区经验。这是一个全新而综合的概念,需要极大的发挥空间。这些地区可以从政策上提供给园区十分广阔的施展空间,采取“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方式,开发出“拷贝”不走样的园区模式,更可以给全国各地的三线城市提供发展样本,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合作领域。

事实上,中新集团(CSSD)近年来一直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更需要谋划在新区域以更高的水准建设工业园区。现在,苏滁现代产业园成为了中新集团(CSSD)的第一个突破口。和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相比,苏滁工业园还是个正处于孕育期的后辈,但他却拥有着不少让前辈们都羡慕的先天优势,具有更广阔的商业发展空间,这也让唐研哲倍感成竹在胸。“这里的先天条件与园区非常类似,紧邻古城区,沿河而建,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用园区自己的方式再建一个新园区。我相信,这里会是园区国企走出去战略中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地。”

产业转移,区域转型 实现园区发展新方向

如今,苏州工业园区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本和招商资源,但受制于发展空间,难以充分发挥其效应。
“走出去”项目的实施为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提供了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基地,有效解决了苏州工业园区日益凸显的土地、成本、环境等发展瓶颈难题,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的顺利发展就初步实现了两地双赢的局面。

可成、尼吉康等项目落户苏宿园区,减轻了苏州土地等资源压力;香港捷华公司、赛力菲陶瓷等项目,研发和实验室放在了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基地放在宿迁。这充分体现了“飞地经济”的价值,南北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的时空距离变成了现实可用的优质资源,使苏州的产业得到了延伸。

事实也印证了“走出去”战略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的悄然变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苏州工业园区,近来逐渐产生了一项新的工作——“收地”,即上门动员一部分“不适合在成熟开发区发展的企业”异地发展,把原有的制造业用地转换成高铁、城铁、地铁用地或三产服务业用地,并展开了“无地招商”模式。而当投资商诘问“那让我到哪里去发展”时,他们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到苏北去、到宿迁去;到江北去,到南通去;到安徽去,到滁州去。”



HAVE A LOOK

园区“走出去”项目一览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共建)

苏宿工业园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 加快苏北工业化”、“ 实现宿迁更大突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苏州宿迁两市紧密合作共建的新型工业园区。2006年11月1日,两市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11月21日签订商务总协议,12月11日苏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园区规划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以通湖大道为界,以东为现代新城示范区,以西为工业区,规划人口8万人。该项目是园区“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援建)

在遥远的西部,位于新疆伊犁州的霍尔果斯口岸,正在抒写开发建设的宏伟篇章。一个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窗口,一个是现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共同的血脉紧紧地联系着相隔千里的苏州工业园区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援建)

规划面积5.46平方公里,2002年启动援建工作。项目定位以地方特色优势,引领西藏经济发展,开辟工业化发展新路径。已基本完成A区(2.51平方公里)招商引资。 2010年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原绿色食品)”。

苏州南通科技产业园(共建)

2008年,一座大桥飞架长江,成了苏州与南通双城合作的“催化剂”。2009年,一座与苏州隔江相望的“桥头堡”园区落成,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近10平方公里“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星期办完一家外资企业的所有入驻手续……苏通科技产业园创造了很多当年苏州工业园区起步时都难实现的惊人速度。

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共建)

2012年1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揭牌当日,就有16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累计总投资77亿元,7个先进制造业项目、1个五星级酒店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24.5亿元。作为园区2012年“走出去”一号工程的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项目实现了完美开局。

苏滁现代产业园(共建)

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2011年12月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上半年启动。发展目标:建设成为融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区、高新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商务新区。



版权所有: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电话:0527-82868419 邮箱:ch@ssipac.suqian.gov.cn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紫金山路12号苏宿工业坊A04
备案:苏ICP备2022019330号-1